自己在家做肉羹湯
吃出台式小吃好滋味
肉羹湯大概是我對台式各類小吃中,最初始的認識,也是家人愛吃的湯品之一。因此每到寒冷的冬天,我就想煮上一大鍋肉羹湯,讓家人在開心享用之餘,吃出一身暖呼呼。
肉羹湯材料:
1. 猪里脊肉 450 g (亦可依各人喜好選用猪其他部位的肉,這份量可做兩次或多次食用)
2. 鱼漿 450 g
3. 乾香菇,泡軟切片約一杯
4. 大白菜 525 g,切成約半吋寬
5. 筍絲 300 g
6. 罐頭鷄湯 1 罐 + 水適量
調味料:
1. 1-1/2 大匙醬油
2. 1 大匙太白粉
3. 鹽適量
4. 胡椒粉適量
5. 3 大匙烏醋
6. 3 g 柴鱼片(shredded bonito)
7. 香菜適量
做法:
1. 一般買來的冷凍鱼漿,要先拿出退冰至完全軟滑狀。
2. 猪里脊肉切成約小姆指粗细大小的肉條狀,加醬油後略抓捏一下,讓肉條更有彈性。靜置約二十分鐘後,加入太白粉拌匀。將鱼漿全部倒入與里脊肉拌和均匀,盡量讓每一塊肉都能沾黏到鱼漿。
3. 取一面較大的鍋,鍋内加熱二大匙油,將切片的香菇入鍋炒香,略加少許鹽。注入鷄湯及水,直至水位達約八分滿。大火將水煮滚後,轉為中火或中大火,保持湯呈微滚的狀態。
4. 以一匙將混有鱼漿的猪肉,一塊一塊撈出,然後用一双筷子將肉塊推入微滚的湯内,其中要將鍋内已變色成型的肉塊,用鍋鏟稍稍翻動一,兩次。所有肉塊均入鍋,且已煮至變色後,可將一半或適量的肉羹撈出,這部份待涼後,可冷凍起來,留待下次再煮。
5. 加入大白菜,筍絲,煮至白菜變軟,即可加鹽,胡椒粉調味(鱼漿本身已有鹹味,要先嚐過湯的味道後再依各人喜愛加適量的鹽)。起鍋前加入柴鱼片及烏醋,待烏醋的酸味揮發後,即可熄火,加香菜供食。
雖是煮了一大鍋,吃不完剩下的,隔天再下個麫條,就又有肉羹麫吃了。